(網經社訊)2020年,“雙十一”提前開售,雙重爆發(fā),從歷年的11月11日提前至11月1日,兩波大促助燃消費者的購物熱情。
今年的“雙十一”購物熱潮中,消費熱點、消費者理念與行為將出現哪些變化?數字化營銷場景如何升級?平臺賦能品牌未來的增長點與創(chuàng)新點在哪里?
凱度咨詢團隊深耕零售研究與咨詢領域,聚焦數字化戰(zhàn)略及實施,將在近期推出“雙十一”專題系列報告。今天,我們將為您帶來凱度“雙十一”專題系列報告第一篇:《2020凱度咨詢雙十一白皮書——消費者洞察(節(jié)前)》。報告基于2020年10月28日至10月30日消費者調研的定量分析數據,與您共同探討今年“雙十一”,消費者的購物計劃與活動偏好的最新變化趨勢。
01、整體預算增加
國內疫情穩(wěn)定之后的新常態(tài)下,消費者購物熱情進一步高漲,85%的消費者表示將保持或增加“雙十一”預算;預算在5,000元以上受訪者占比近30%,與去年相比,上升約40%。
其中,兩輪預熱給予消費者充裕時間選購與補貨,近80%受訪者選擇在預熱期下單,較2019年占比上升23%??梢云诖衲觌p十一的兩輪預熱機制或將有效推動消費頻次與花費上升
02、消費者健康相關品類消費提升
個護類反超服飾鞋包,在消費者“雙十一”計劃購買的品類中占據首位。
根據凱度China MONITOR調研,在后疫情時代中的新常態(tài)下,關注健康、注重日常保養(yǎng)的消費者比例提高到了60%以上,這一趨勢也直接反應在了“雙十一”消費者的購物品類偏好上:保健品和運動等與健康相關的品類較2019出現了明顯提升。
03、購買渠道穩(wěn)中有變
淘寶、京東、天貓三大頭部平臺的消費者購買偏好度穩(wěn)居三甲。拼多多緊隨其后,其二至四線城市仍是拼多多消費者主要來源,但其高線級城市滲透率提升,一二線城市受訪者占比同比上升約40%。蘇寧依托淘寶的巨大流量,成為消費者渠道選擇的前五之一。
值得注意的是更多“跨界玩家”的電商渠道布局。相較餓了么的“囤券”活動,美團“雙十一”選擇給予消費者更直接的紅包福利,或是美團突圍而出的因素之一。
而抖音、快手利用內容與流量等自有資源優(yōu)勢,也吸引大量消費者在其平臺上下單購物。
04、直播、短視頻滲透率大幅提高
電商平臺仍是消費者“雙十一”相關信息的主要來源,短視頻平臺與社交媒體的影響力緊隨其后,特別是短視頻平臺比例大幅上升43%,一躍成為排名第二的信息獲取渠道。
雙十一期間,受訪者對帶貨直播關注度更高,消費者尤其關注品牌活動內容,品牌活動內容直播偏好度高達76%。